央視與韓國京仁電視臺共同探訪華工科技中試基地,感受科技成果轉化背后的創新密碼
高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路徑。要想推動科技成果向新質生產力轉化,“中試”是關鍵一環。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韓國京仁電視臺記者一同走進華工科技中試基地,實地探訪科技成果轉化背后的創新密碼。
華工科技中試基地
寬大的廠房中,巨大的機械手靈巧地抓取鋼板進行自動分揀、自動切割,關鍵參數實時采集并傳送到一側的數字大屏上。兩臺AGV小車聯動,將一個巨大的鋼構件準確運送到工位,短短幾分鐘的時間,三塊分別寫有中文、韓文“新年快樂 萬事如意”的板材就切割完成,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應用,讓生產過程一氣呵成。
華工科技中試基地是為智能工廠的關鍵技術及核心產品中試驗證而建設的,由切割備料中心和焊接中心兩部分組成,分兩期開展建設,一期已于2024年投入使用,其中包含6大智能化單元及AGV轉運系統,集成了自主研發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數字孿生系統、中控調度系統、AI視覺識別分揀系統,突破了8大類超50多種核心算法的研發,實現了車間的實時監控、虛實同步、設備工況預測分析、工藝參數優化等,在國產化率、自動化率、數據采集率、零件識別準確率、物流配送準確率這5個關鍵指標上達到了100%。二期計劃圍繞免示教智能弧焊的識別功能及焊接工藝進行技術創新與改進,打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免示教焊接單站,預計年底將完成驗收并投入使用。
作為一個集中試開發、生產工藝試驗、新工藝放大和成果推廣為一體的綜合性技術研發基地,華工科技中試基地自投入使用以來,已有多項智能制造技術在此完成驗證走向客戶現場,平均每月就有一項新技術投入產業化應用,銜接起了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
船舶制造行業
華工科技聯合新能船業打造的“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全流程智能工廠”項目,創新應用自研的筑視-產線控制系統,通過機器視覺技術,實時捕捉和識別環境中的圖像信息,并進行分析解讀,再通過總控技術,讓機器能夠基于理解做出決策,實現了更精準的工件識別;更穩定的生產運行;更快速的物料轉運;更高效的物料利用;更少量的庫存積壓;更節省的生產成本。
重工行業
華工科技參與打造的太原重工智能高端液壓挖掘機生產車間項目,產線總長超13000米,創新應用“超級排料人工智能算法”、“弱特征切割件高精度識別與定位”、“多機器人協同編隊柔性拾取”等9大關鍵技術,其數字孿生系統,通過對智能產線/智能工廠實時模擬,讓管理者不用親臨現場,也能實時掌握產線動態,實現效率與成本的精益化管控。目前該工廠年產挖機5萬臺,平均每4.4分鐘就有一臺挖機下線,車間整體自動化率超80%,是行業內單一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流程最全的智能工廠。
華工法利萊切焊系統工程有限公司是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全資子公司,又稱華工激光智能裝備事業群。華工激光智能裝備事業群成立于2003年,是國有控股高科技上市公司華工科技(股票代碼000988)核心子公司,公司前身為澳大利亞FARLEY、LASERLAB公司,FARLEY·LASERLAB是業界公認的世界切割與焊接技術知名國際品牌。
華工激光智能裝備事業群致力于為國內外制造業客戶提供高品質的激光切割機設備、激光焊接設備、激光清洗、白車身激光加工裝備等多個系列工業激光設備及智能裝備解決方案。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工程機械、鈑金加工、橋梁建筑、鋼構建筑、航空航天等行業。